顯示具有 1.《觀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1.《觀念》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

爸媽當年送的豬公撲滿養成一位理財作家

你還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開始認識金錢的嗎?我最早對金錢的印象是還沒念幼稚園時,爸媽送我一個豬公撲滿,偶爾給我銅板,讓我「養豬公」。一開始見到豬公撲滿的新鮮感,還有投銅板進去的奇妙體驗,我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呢!

我自己沒生小孩,但我妹妹有三個孩子,這三位外甥分別就讀國小1、2年級的時候(是的,共3個,其中有一對雙胞胎),舅舅我身為理財作家,便開始對他們實施理財教育,我只送他們每人一個小禮物,就達到一舉三得,請見後續說明。

一、從銅板開始認識金錢

許多家長都說兒童沒有金錢觀念,那是因為你連錢都沒讓他摸,他根本沒有機會認識金錢、使用金錢呀!你可以偶爾給孩子一些零用錢,並且給他一個容器收納,例如糖果餅乾的紙盒或鐵盒都可,讓他覺得「這是專屬於我的錢」,這能夠提升孩子對金錢的興趣。我採用的方法是,送給每人一個「硬幣收納盒」,讓孩子認識1元到50元的銅板,如下圖1:

圖1、硬幣收納盒(史努比積木是另外拿來裝飾用,並非附贈的)

這種零錢盒的優點在於,(1)1元、5元、10元、50元四種銅板都有符合各自的空間,能夠練習分辨不同的銅板,(2)每一格放滿剛好是十個,要再多塞進去一個都無法,有助於清點數量,(3)而且它有蓋子,紙鈔折起來放進去也很方便。

我讓外甥們從銅板開始認識金錢,並且跟他們的爸媽、外公外婆約定好,不可以因為孩子要求想裝滿硬幣收納盒就拿一堆零錢讓他們瘋狂收集。獎賞必須有原則與理由,且每次不超過50元。賞罰分明、確實執行,全家族的長輩共同配合,才能達成給孩子健全理財教育的長期目標。

二、練習三種數學能力

由於孩子們通常每週末固定回來外婆家玩一天,因此我陪他們每週清點一次餘額,除了學習認識金錢之外,還可以同時練習以下幾種數學能力。

.數數

(第一個字讀三聲,第二個字讀四聲),就是從1數到10,從10數到100,從100數到1000。這是分別訓練孩子認識個位數字、十位數字、百位數字。身為成年人的你可能忘了,但對於小一、小二的孩子來說,數數是需要投入相當時間學習與訓練的能力。

.加法

1元+1元+1元=3元,這很簡單。那一個5元銅板+三個1元銅板等於多少呢?對於小小孩來說,這是有難度的,你可以引導孩子運用上述「數數」的能力,先從「5元」開始往上數,那就是「5、6、7、8」,答案是8元。

.湊數

只有幾顆銅板你容易一眼辨認出總數,但是當零用錢累積到好幾十枚銅板,無法直接用看的,這時候就必須使用更進階的「湊數」。

(1)百元鈔票不要重疊,「直的排列」一張一張分別攤開來。銅板呢?50元、10元能湊成100元的「疊起來」放一堆,代表這一疊等於100元,這就叫「湊百」,如下圖2。

(2)當不足以湊百了,就用「直的排列」把10元銅板一枚一枚擺出來,直到用盡,再把5元、1元銅板「湊十」疊起來放一堆,代表這一疊等於10元。

(3)剩下不足湊十的,一樣「直的排列」一枚一枚擺好。依照湊數擺開來的結果,就如同圖2所示,一看就知道是「四百三十二元」。

圖2、湊百與湊十

像這樣讓小一、小二的孩子練習湊數與進位,他們會非常清楚個位數、十位數、百位數分別有多少,對於日後數學的「直式計算」會有很大幫助。這部分要感謝孩子的舅媽(就是我親愛的太太)擔任「數學指導」,她是現任國小教師,擔任三到六年級班導師的年資合計十多年,豐富的教學現場經驗,讓三個外甥在學習管理金錢的同時,還能練習數學,超棒的!

三、「換鈔」累積成就感

認識金錢的訓練實施大約半年後,某一週清點餘額時「二寶」持有的百元鈔與銅板合計總額來到500多元,我突然靈光一閃問他:「你要不要跟我換1張500元的?」接著,我看到二寶的眼睛亮了!他很快地拿出幾張100元的鈔票,還有幾顆50元、10元的銅板,清點好500元的金額,然後跟我「換鈔」。這位小一孩童的零錢盒中,終於首次擁有500元的鈔票,人生成就解鎖!如下圖3:

圖3、成就解鎖:擁有500元鈔票

我發現「首次擁有大面額鈔票」讓孩子很有新鮮感、成就感,這是展開理財教育以來,唯一在我設定的學習目標以外的成果。既然知道他有興趣,下一個目標,我就是鼓勵他存更多錢,來跟我兌換千元鈔!

小結

.孩子認識金錢的第一步,可以從認識各種銅板開始,家長可以訂立各種獎勵小額零錢的制度,每次5元或10元都好,賞罰分明、確實執行,然後給他一個可以存放的容器,例如硬幣收納盒或者餅乾糖果的紙盒、鐵盒。

.定期跟孩子一起練習清點屬於他的金錢餘額,例如每週一次或者每月一次,還能順便練習「數數、加法、湊數」這三種數學能力。

.等孩子的金錢慢慢累積多了之後可以跟他換鈔,用銅板與小鈔跟你換大鈔,擁有大面額鈔票的成就感,能夠提高孩子存錢的樂趣與動力。

本文首度發表於「商周財富網」余家榮專欄《爸媽當年送的豬公撲滿養成一位理財作家!》,轉載請「更換標題」且註明出處與附上「原本財富網的連結」:

https://reurl.cc/RjDYdg

(本文完)

 

免責聲明:

▲本文章是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已儘可能精確完整,但作者不保證資料之正確性。如有疏誤歡迎來信留言指正。

 

相關文章:

美國開始升息這四檔股票值得關注

俄烏開戰,想賺戰爭時機財,可留意「這4檔」股票

給你7檔「愈花愈有錢」的通膨受益股,把花掉的錢賺回來!

0050過去19年報酬率整理》15年上漲、4年下跌,最佳年度報酬率竟有74%

*效率理財王-全文章總索引

*我的著作《高效率理財術 教你存滿1000萬》金石堂79折購書連結:https://reurl.cc/q1ZX1N

*我的著作《高效率理財術 教你存滿1000萬》博客來電子書79折、實體書9折:https://reurl.cc/MY88W

效率理財王FB

《本文對您有幫助嗎?》歡迎「讚+分享」FB

《想看最新文章?》右邊訂閱欄位輸入E-mail,會自動收到哦

2022年3月23日 星期三

用儲蓄險當成緊急預備金,適合嗎?

 本文介紹,如果你用儲蓄險當成緊急預備金,是否適合?

讀者「小燕子」來信:

.老師好!看到您在書中建議每個人存20萬元的緊急預備金,我剛好有一張已繳完的儲蓄險價值20萬元台幣,想說就可以當作我的緊急預備金,一開始爬文,發現有不少人也是如此。依照我的本金每年可領4,500元,等於報酬率有2.25%呢!

.但後來繼續爬文,看到持另一種觀點的人,他們說要考量緊急情況時的「取款速度」,以這個標準來看,儲蓄險要等候解約程序數日,似乎並不能算是好的應急資金。因此目前覺得很猶豫,考量緊急情況要使用的方便度,是不是將這筆儲蓄險解約提領出來會比較好呢?例如像書裡說的,拆成三筆(5萬元+5萬元+10萬元)去定存或數位高利活存。

.主要猶豫的點是,儲蓄險的報酬率比較高,而定存或活存雖然年利率比較低(台灣銀行一年定儲機動利率目前是0.84%)但是在應對速度上較符合緊急預備金的用途。我有點捨不得報酬率相差的利息錢,但又擔心遇到緊急情況來不及應對,怕因小失大,所以想參考您的意見。謝謝!

余老師解答:

經過我進一步了解,得知這位小燕子(化名)讀者目前有一筆2,000美元的外幣定存(約合台幣5萬5,000元),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台幣存款。因此,我給她的建議是:

.妳可以另外再慢慢存5到10萬元的台幣定存,當成第一順位的緊急預備金,方便隨時提領。

.已有的美元定存2,000元(約台幣5.5萬元)當成第二順位的緊急預備金,因為有匯損風險,不能保證你剛好需要用錢而換匯的時候,匯率沒虧錢。

.儲蓄險20萬元先不要動,當成第三順位的緊急預備金。

將來遇到緊急狀況要用錢的時候,就依照所需金額由1→2→3的順位依序動用,這樣的緊急預備金組合,可以兼顧妳提領需求的靈活與儲蓄險的稍高報酬率。

小結

我認為「存緊急預備金」是最重要的理財第一步,選擇存放預備金的理財工具有很多種,除了報酬率之外,你還要考慮取款速度。許多人都有購買儲蓄險,你可以把它視為第二順位或第三順位的預備金,但還是應該要有一筆至少台幣5到10萬元的銀行活存或定存,當成第一順位預備金,理由是取款速度快!你急需用到現金時馬上可以領得到錢。

本文首度發表於「商周財富網」余家榮專欄2021年12月16日《儲蓄險可以當成緊急預備金嗎?理財達人:緊急預備金需考慮「取款速度」!》轉載請「更換標題」且註明出處並附上「原本財富網的連結」:

https://reurl.cc/ZjYpzM

 

(本文完)

 

免責聲明:

▲本文章是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已儘可能精確完整,但作者不保證資料之正確性。如有疏誤歡迎來信留言指正。

 

相關文章:

外幣定存不是儲蓄,是投機?

你的財務狀況一就斷嗎?生活費「365」公式:讓你有彈性更安心

億萬富翁的八二三」金錢觀-花錢八分飽、存兩年預備金、有三年軍費賺錢

*效率理財王-全文章總索引

*我的著作《高效率理財術 教你存滿1000萬》金石堂79折購書連結:https://reurl.cc/q1ZX1N

*我的著作《高效率理財術 教你存滿1000萬》博客來電子書79折、實體書9折:https://reurl.cc/MY88W

效率理財王FB

《本文對您有幫助嗎?》歡迎「讚+分享」FB

《想看最新文章?》右邊訂閱欄位輸入E-mail,會自動收到哦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收入增長10倍的致富行為》余家榮推薦序:把你自己視為資本家,開啟增值模式

寫在前面:這是我第三次為理財書籍撰寫推薦序,感謝出版社的邀請,讓我能跟其他幾位理財達人共同推薦這本好書。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以下為推薦序全文:

 

《把你自己視為資本家,開啟增值模式》 「效率理財王」版主、理財作家/余家榮

 

本書提出64個關於金錢的新思維,有不少觀點讓我深受啟發,摘要如下:

 

.沒有很多錢,你也可以成為資本家?

 

作者說,所謂的資本是指追求自我增值,資本不一定是金錢或貨幣型態,推特或Instagram的追蹤人數、會寫程式原始碼,這些都算資本。只要能幫你自己帶來收入的特質或能力,就是一種資本。想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生存,你就是一個資本家!若想提升自我價值,該怎麼做?你可以試著增加收入、指數投資、用金錢購買時間去提高生產力。

 

.增加年收入的第一步:提高多益成績

 

書中提到,比多益平均標準五百分增加一百分,你的年收入就會增加一成。例如,在多益得五百分的經理和得九百分的經理,兩人的年收入相差了一·四倍。因為多益成績九百分的經理,有機會能選擇在外商企業任職,而非只能考慮日本企業。

 

.副業從興趣開始

 

想經營副業?你可以從興趣開始,經營Instagram等社群,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粉絲,持續累積相關知識,變成自己的資本。例如你對咖哩頗有心得,可以在假日透過外送平臺販售一份一千日圓,一天限量三十份的特色咖哩,光是週末就能獲得營收六萬日圓。如果賣出的咖哩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搞不好還有機會和食品製造商合作。

 

.關於買保險與投資?

 

作者認為,指數基金的投資遠勝於保險,例如,只要每個月投入三萬日圓購買指數基金,累積四十年之後就有極大的機率變成一億日圓(按:大約是以年化報酬率八%複利滾存的本利和)。

 

.用錢買時間:好的家電幫你開闢致富之路?

 

書中提到,你應該「投資」可以幫助節省時間的家電產品,雖然一開始投入的金錢貴一點,但是你可以利用這些多出來的時間去提高生產力,創造金錢,如此就能形成良好的循環。以洗脫烘洗衣機為例,只要把髒衣服丟進洗衣機裡面,就能把衣服洗乾淨、烘乾,你可以節省晒衣服的時間,也不必擔心碰到下雨天衣服晾不乾。

 

類似這些讓人覺得挺有意思的金錢觀,書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就留給你去閱讀發掘吧!

 

*《收入增長10倍的致富行為》金石堂購書連結:

https://reurl.cc/AKnbop

 

*《收入增長10倍的致富行為》博客來購書連結:

https://reurl.cc/rQdKzN

 

▲免責聲明:

▲上述內容僅係個人看法,不應被視為指數基金或ETF之招攬,亦非獲利保證。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使用指數化投資股票,應自行對後續損益負責。

 

歡迎轉載分享,但請務必註明來源出處「效率理財王」,並附上本文網址。

 

相關文章:

台灣5018年滾動報酬100萬變成350萬

巴菲特:別妄想拉回再買

*效率理財王-文章總索引

 

《本文對您有幫助嗎?歡迎「讚」+「分享」到FB。》

《想看最新文章?右邊訂閱欄位輸入E-mail,會自動收到哦》

*不漏接資訊:請在FB的「讚」旁邊按「搶先看、接收通知」

 

*我的第一本著作:《高效率理財術教你存滿1000萬》Smart智富出版,

金石堂網路書店79折:https://reurl.cc/q1ZX1N

博客來電子書79折:https://reurl.cc/MY88W

 

*我參加曾國城節目《全民星攻略》第162集:https://youtu.be/8pYeMIZTgU8

(片長57分鐘)

 

* 第三次上電視《宜起上課去》邱沁宜專訪:我一個月只花「5分鐘」投資?

https://youtu.be/fb5jUtefkc0

(片長930秒)

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全國三級警戒,你的財務狀況一扯就斷嗎?生活費「365」公式:讓你有彈性更安心

 「防疫全國三級警戒,讓你收入短少付不出帳單嗎?」

「你是每個月薪水經常花到所剩無幾的月光族嗎?」

如果你總是把錢用到這麼緊繃、沒有一點彈性,請小心:倘若遇到臨時需要花錢的情形,你的財務狀況很可能會因為缺乏彈性而「一扯就斷」!

那我們要如何讓財務有彈性呢?一般建議準備三到六個月的必要生活費當成緊急預備金,以備不時之需。問題來了:「必要生活費」怎麼拿捏比較適當呢?

生活費控制在「這個比例」

《當代財經大師的理財通識課》這本書中提到的建議可以讓你參考,作者說你應該把必要的生活花費控制在收入的50%或以下,摘要如後:

"為了給你自己一些財務上的彈性,你應該設置一個大約可以應付三到六個月生活費的緊急應變預備金。"

"把主要的生活花費限制在收入的50%或以下。這些主要的生活花費包括抵押貸款、租金、水電費、食物和各種保險。剩下來的50%就可以花用在娛樂和儲蓄。也許你把車撞壞了要付修車費,你就可以減少當月的儲蓄量或娛樂費用。其實在必要的情況下,你可以靠著正常薪水的一半就能過日子,這應該可以讓你在財務上覺得安心。"

依照這套公式,筆者整理出不同月薪的必要、非必要花費金額與緊急預備金對照表,如下表1:

表1 「財務彈性」金額對照表

月薪

月薪50%
必要花費

月薪50%
非必要花費

3個月
預備金

6個月
預備金

30,000

15,000

15,000

45,000

90,000

40,000

20,000

20,000

60,000

120,000

50,000

25,000

25,000

75,000

150,000

60,000

30,000

30,000

90,000

180,000

80,000

40,000

40,000

120,000

240,000

100,000

50,000

50,000

150,000

300,000

必要VS非必要如何區分?

關於必要花費與非必要花費,有個簡單的評斷標準:是否每個月無論如何都必須支付?例如房貸或房租、伙食費、水電瓦斯費等等,屬於「必要」費用。「非必要」花費指的是,萬一沒辦法,這個月暫時不支出也沒關係的,例如書中舉例的娛樂與儲蓄,娛樂消遣對於紓解上班壓力肯定有幫助,儲蓄是重要的長期理財項目,但如果你要負擔修車的臨時開銷,暫時一個月不看電影、不吃大餐、不儲蓄,你這個月應該也還過得去。

許多人為了跟別人比排場,想要有豪車與華服,每月繳了過重的車貸或者花了許多服裝費。但其實每個人的收入狀況不同,你的花費水準不應該跟別人比較,而是跟你自己比!在自己的收入50%之內規劃花費支出,月薪3萬?我就花1萬5。月薪5萬?我可以花2萬5,這樣才是適合你自己的花費水準。 

小結

.準備三到六個月生活費的緊急預備金。

.每月必要的生活花費控制在收入的50%或以下。

.遵守以上「365」公式來規劃生活花費,可以讓你的財務狀況像是伸縮自如的橡皮筋一樣有彈性,偶爾突然被拉幾下都沒事兒,你會生活得更加安心且踏實。

免責聲明:

▲本文章是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已儘可能精確完整,但作者不保證資料之正確性。如有疏誤歡迎來信留言指正。

 

相關文章:

總是存不到錢?「存錢4妙招」教你增加存款餘額

38婦女節:成為千萬富婆的3種方法?

0056對決0050:「這檔」抱三年多90萬

金融股怎麼了?2020六檔人氣股報酬率慘輸市場

*效率理財王-全文章總索引

本文對您有幫助嗎?歡迎「讚」+「分享」FB

(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效率理財王,並附上本文網址。)

想看最新文章?右邊訂閱欄位輸入E-mail,會自動收到哦

*不想漏接資訊,請在FB的「讚」旁邊按「搶先看、接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