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們最得意的收購,通常發生在憂慮達到頂點時
“三十年前,沒有人能預見越戰規模驚人擴大、兩次石油危機、總統辭職、蘇聯解體、道瓊工業指數一天暴跌508點(註),或是美國公債殖利率會在2.8%至17.4%的區間波動。
叫人驚訝的是,這些轟動一時的重大事件,絲毫未能動搖班傑明‧葛拉罕的投資原則。我們最得意的收購,通常是發生在,大家對某些宏觀事件的憂慮達到頂點時。
未來三十年間,肯定會有連串不同的震撼事件,我們既不預測,也不會嘗試從中獲利。外來衝擊,對我們的長期績效影響有限。“
(註:指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崩盤,當天道瓊指數跌幅高達22.61%。)
以上摘要自《2010年版》P.393~394。
2011年:早年我也會因為看到股市上漲而欣喜,後來……
“如果未來一段時間,你將淨買進股票,股價上漲將損害你的利益,股價下跌才對你有利。無論你是拿自己的錢直接買,或是由所投資的公司「回購股票」間接買,都是如此。
但是,「情緒因素」往往讓情況變得複雜:多數人,包括那些未來將淨買進股票的人,看到股價上漲便感到安心。這些股東,就像開車通勤的人,看到汽油漲價便高興,只因自己的車子有夠用一天的油。
查理和我,不期望能說服很多股東「奉行」我們的思考方式(我們觀察人性夠久,知道這是奢望),但希望各位「知道」我們是怎麼想的。
我要承認,早年我自己也會因為看到股市上漲而欣喜,後來我看到葛拉罕那本《智慧型股票投資人》的第八章,就是講投資人應該如何看待股價波動的那一章,我因此恍然大悟。此後,低股價便成為我的好朋友。
拿起這本書,是我人生最幸運的時刻之一。”
以上摘要自《2017年版》P.226~227。
2013年:我們做投資決定時,從不曾討論經濟、政治或他人的看法,這些不重要的事
“2008年末,金融市場極度恐慌期間,我不曾想過出售我的農場或紐約的房產,儘管總體經濟顯然正在醞釀一場嚴重的衰退。此外,如果我百分百持有一家長期前景良好的強健企業,我當時如果考慮賣掉它,也無疑是愚蠢的。
既然如此,如果我持有好公司的少數股份,為什麼要賣掉呢?
沒錯,當中可能會有個別公司最終表現令人失望,但作為一個投資組合,它們無疑將會有好表現。真的有人相信,美國許多生產力驚人的資產,以及無限的人類才智,會被某種東西吞噬掉嗎?
查理和我共事五十四年間,我們從不曾因為總體經濟、政治環境或其他人的看法,而放棄一項誘人的投資。事實上,我們做投資決定時,從不曾討論這些「不重要」的事。”
以上摘要自《2017年版》P.108~109。
個人心得:
巴菲特特說,早年他也會因為看到股價上漲而開心。後來看到葛拉罕的著作《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才改變想法:打算長期持續買進股票的人,看到股價下跌才應該開心。
此外,巴菲特在1994年說,他最得意的收購,通常發生在憂慮達到頂點時,比如,越戰規模驚人擴大、兩次石油危機、總統辭職、蘇聯解體等等。這些事件,「三十年前」無法預測,而「未來三十年」,肯定還會有連串不同的震撼事件,但是,這些對長期績效影響有限。
巴菲特說中了。1994年之後迄今,發生了諸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網路科技泡沫化、2003年亞洲SARS疫情危機、2008年金融海嘯、2011年歐債(歐豬五國)危機……。這些「當年度」看起來很可怕的突發事件,都曾經造成全球股市大跌、股民恐慌。
然而,巴菲特又說中了。現在「若干年後」再去看,全球股市指數早已遠離突發事件當時的下跌,近兩年來屢屢創下歷史新高。
(注意:是整體股市「指數」創新高,並非某某單一個別股票。股民手上的「個股」長期套牢二十年、三十年的,不在討論範圍。)
總而言之,關於經濟、政治或其他人的看法,巴菲特做投資決定時,從不曾討論這些「不重要」的事,因為,這些對長期績效影響有限。雖然根據他多年經驗,已經不期待別人會奉行,只希望有人知道他怎麼想的就好。
未來再發生任何「突發事件」、股市大跌,願你我都能讓巴菲特出乎意料:不只記得巴菲特的諄諄教誨,並且能夠以行動證明。
(本文完)
▲免責聲明:
▲作者與博客來網路書店、財信出版、時報出版,均無任何利益往來。
▲此篇文章,是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已儘可能精確完整,但作者不保證資料之正確性。如有疏誤歡迎來信留言指正。
▲上述內容僅係個人看法,不應被視為基金或ETF之招攬,亦非獲利保證。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使用指數化投資股票,應自行對後續損益負責。
▲本部落格所有資料均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分享,但請務必註明來源出處『效率理財王』,並附上本文網址。
相關文章:
《本文對您有幫助嗎?歡迎「讚」+「分享」到FB。》
(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效率理財王』,並附上本文網址。)
《想看最新文章?右邊訂閱欄位輸入E-mail,會自動收到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