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每月專題》329青年節:青年如何聰明理財(上)?應備存款

本文介紹,已畢業出社會,20歲到40歲無子女的青年上班族,應該如何聰明理財。

先破題既然有聰明理財就是有愚蠢理財什麼是愚蠢理財呢

愚蠢理財1月光族

每個月薪水都花光,比如每月收入4然後每月也是花費4。月底的存摺餘額,常常只剩下幾百元。

愚蠢理財2:經常透支寅支卯糧

支出超過收入,就是透支,比如每月收入3萬元卻經常花費高達3萬多,甚至4萬元以上。這樣的人,即使本來有存款,也會被後來的透支消費慢慢侵蝕掉。

此外,有的人預計二月會領到年終獎金6萬元一月就先刷卡買個名牌包5萬元犒賞自己。即使戶頭目前沒有足夠的錢,他們心中會想「反正這個月刷卡,下個月領年終獎金再支付就好」。這就是寅吃卯糧。

他們從沒想過:萬一下個月公司突然把我資遣,怎麼辦?萬一公司突然倒閉了,我這名牌包的卡費,要從哪裡來呢?

愚蠢理財3衝動消費

到大賣場買生活用品你是依照需求清單購物把清單的項目買齊就走還是隨處亂逛看到什麼就買什麼呢

逛街的時候你是單純逛逛練腿力,空手回到家;還是突然看到喜歡的商品,就會出手買下,總是兩手空空出門、大包小包回家

沒有計畫的購物往往會多買一堆本來不需要的東西

總之月光族入不敷出把還沒領到的收入提早花掉、經常衝動消費,符合上述的任一種,就是愚蠢的理財行為建議儘快改掉這種透支自己未來的壞習慣

(關於生活花費還可以參考不等需要)

接下來,我們進一步討論,如何聰明理財?

先講結論無子女的青年上班族,每個人應該至少準備四十萬的存款

其中二十萬是自己醫療保險預備金另外二十萬是緊急預備金然後再視需要存第三桶「計畫花費」預備金,分項說明如後

應備存款120萬自己醫療保險預備金

這筆錢要專款專用」,用途是當自己生病受傷需要門診手術或住院時拿來支付相關費用

這數字的依據是根據健保局的統計國人一生的醫療花費扣除健保給付之後,「個人部分負擔的部分平均一人大約是12萬元。請注意:這是以平均壽命約80,「一輩子」總共需要花費的錢,不是一年的花費哦。

當然既然是平均值,必定有的人比平均值高有的人比平均值低因此我就用平均值的兩倍取概數,那就是約20萬。

這筆預備金萬一用掉了再慢慢補滿比如今年開刀住院四天扣除健保給付之後個人負擔及自費要4萬元那就從這筆20萬的預備金裡面提領4萬元來支付開銷

支付開刀住院費之後這桶自己醫療保險預備金只剩下16萬元怎麼辦呢

別擔心只要在接下來的每月薪水中再慢慢提撥進來直到補滿20萬元為止就可以了

這就是當自己的保險公司的概念繳保費(20)給自己有需要的話自己理賠(4)給自己

如果一輩子都健健康康沒有大病痛用不到這筆錢呢20萬仍然在你的戶頭還是屬於你這間保險公司的錢哦

這種一二十萬內的小額理賠自己付得出來的錢適合採用自己保險的方法

至於損失要幾百萬以上的大額理賠自己付不出來的錢就必須購買商業保險,這類狀況留待後續的章節再介紹

(關於自己醫療保險,還可參考這篇文章醫療保險預備)

應備存款220萬緊急預備金

這筆錢的用途有三大類失業生活費臨時花費自己醫療保險的補充

用途1失業生活費

假如突然失業了這筆錢足夠支撐一年的必要生活費比如房租、水電費、基本伙食費讓我們可以在這一年中安心找下一份工作不必因為擔心沒生活費而急就章的隨便亂找不適合自己的工作然後做沒多久又再度失業

用途2臨時花費

人生中難免會遇到臨時要用到錢的時候比如汽車電瓶突然壞掉需要4千元比如工作用的筆記型電腦壞掉需要25千元

這種狀況,緊急預備金就能立刻上場救援。

用途3自己醫療保險的補充

比如臨時需要動用達文西手術總花費高達30上述的自己醫療保險預備金20萬都用完還不夠。怎麼辦呢?

這時候緊急預備金也可以拿來補充不足的醫療費用

這些臨時的突發狀況都可以從這桶20萬的預備金支出當然用掉的部分,一定要從將來每個月的薪水中慢慢存回去直到再度存滿20萬為止

應備存款3:計畫花費預備金

既然有上述的臨時花費就有非臨時花費什麼是非臨時的花費呢就是你可以事先預料的

比如預計半年後去日本旅行五天要花費三萬元

比如預計一年後買一部新的機車要花費七萬元預計兩年後買一部新的汽車要花費七十萬元

我們出國旅行需要有預算買車需要有預算家中的電器產品沙發傢俱其實也都可以透過編列預算,及早準備。

冰箱電視洗衣機等電器產品一般的耐用壽命大約十年看看家中電器的製造年份如果距今已經滿八年以上那代表兩年內有可能需要換新的

比如預計一年後換冰箱需要三萬元預計兩年後換電視需要兩萬元

這些可以事先預料的計畫花費」,也要放在存款專款專用」:出國的錢不能挪用去買機車買電視的錢不能挪用去買冰箱

有了預算,才能買。

經濟學課本有一句話資源有限人的慾望無窮我們想要花錢的項目很多但我們的收入有限因此事先編列預算有多少錢,花多少才是正確而聰明的理財

再比如計畫一年後出國旅行十天旅費預算六萬。從現在開始每月存款目標五千元(5,000*12個月=60,000),那麼,一年後就可以依照計畫,順利出國旅行了。

這第三桶預備金視需要再規畫就可以了如果兩年內沒有計畫花費那可以不必存

(假如是退休的老人攝護腺開始有輕微症狀預計兩年後動用達文西手術需要30萬元這其實也可以事先準備。因為本文是針對2040歲的青年男女,相對年輕健康,通常需要醫療費用都是臨時的,所以只能動用應備存款1與應備存款2)

如何有存款

不論你的工作收入有多少你都應該要有存款存款的重點不在於你收入多少而在於你花費多少還有你的自律程度

先存錢,再花費

通常我們都是這麼想的:「等到我月底有剩下的錢再拿來存。」然而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往往存不到錢因為到月底大多已經花光光了

所以應該這麼做:「每個月領到薪水後,把要存的錢先存起來剩下的才拿去花費。」這樣才有辦法存得到錢

只是調換存錢與花費的順序,這個簡單的動作,差別其實比想像中還要巨大。

比如發薪水當天先存五千元或三千元即使金額不多但是只要持續下去過了幾年後一定可以存到上述的40萬應備存款

以每月存五千元為例一年可以存六萬元七年就可以存42(5,000*12個月=60,00060,000*7=420,000)

當然這需要一定程度的自律但是你都活到二十幾三十幾歲了如果每個月這一丁點自律都沒有那還算是成年人嗎

在一定的範圍內花費,才有辦法存到錢

我認識一個上班族妹妹大學會計系畢業後就在小企業擔任會計職員僅靠著每月兩萬多的薪資她工作八年竟然可以有100萬的存款

我換算一下八年要存100等於每年要存12.5(100/8=12.5)那麼就是平均每個月要存1萬元

這個妹妹平常生活算是節儉但並非一毛不拔刻苦摳門她還有另外存錢跟姊妹淘一起出國度假(第三桶預備金旅遊花費)每年也都有買新衣服新鞋子假日偶爾也會嘗鮮去吃個知名排隊餐廳(通常一客都要好幾百元)

可見存錢並非等於放棄花費重點在於你怎麼支配自己的錢

薪水高不是戶頭有存款的保證自律才是

要提醒各位的是,理財不是只有存錢,存錢只是理財行為的其中一種之後的文章將介紹青年的應備保險,還有青年的應備投資,敬請期待

小結

先存錢、再花費,而且,把花費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這樣才有辦法存得到錢。

如果你是個本來都沒存錢的人,就從下個月薪水開始吧!強迫自己存兩千元、一千元都好,凡事起頭難,「從零到一」是最困難的,當你開始存下第一筆存款之後,第二個月、第三個月持續下去,就會相對容易了。

相信我、也相信你自己,試試看吧,Just Do It

(未完待續)

免責聲明:
此篇文章,是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已儘可能精確完整,但作者不保證資料之正確性。如有疏誤歡迎來信留言指正。

▲本部落格所有資料均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分享,但請務必註明來源出處『效率理財王』,並附上本文網址。

相關文章:


本文對您有幫助嗎?歡迎「讚」+「分享」FB
(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效率理財王』,並附上本文網址。)
想看最新文章?右邊訂閱欄位輸入E-mail,會自動收到哦
*不想漏接資訊,請在FB的「讚」旁邊按「搶先看、接收通知」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巴菲特談投資報酬與成本費用02:打敗兄弟的遊戲,與牛頓第四運動定律

本文節錄《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2010年版)書中,巴菲特講的一個寓言故事,用來說明「成本」與「費用」對股票持有者的「投資報酬率」造成的影響

(舊書已絕版,現在有2017年的新版,內容有增刪,我還沒有仔細比對。)

2005年:打敗兄弟的遊戲

對波克夏及美國其他企業的股東來說這些年賺錢實在有夠輕鬆因為美國企業表現優異投資人搭上了順風車但股票投資人因為一連串的自殘行為投資報酬率受到顯著的傷害

因為存在摩擦成本,股東能賺到的,必然少於企業的盈餘。目前此類成本已變得非常沉重。這成本究竟是如何暴增的?我們做一個假設來說明:

得寶家族

假設美國全部企業皆由單一家族擁有,未來也將永遠如此,讓我們稱此家族為得寶家族(Gotrocks)。在支付股息稅之後,得寶家族的財富,跟隨其擁有企業之總盈餘逐年增加,如今這筆盈餘為每年7,000億美元。

當然,這家族會花掉部分所得,但它存下來的部分,會產生複利作用,對家族累積財富大有好處。在得寶家族裡,每一個人的財富均以同樣的速度增加,家族裡一團和氣。

(關於複利,還可參考這篇:什麼是單利?什麼是複利?)

服務者

假設此時出現了一群口才便給的「服務者(Helpers)」,它們遊說得寶家族的成員:只要在適當時機跟親戚做一些股票交易,閣下所得就能顯著超過其他家族成員。這些服務者負責完成這些交易;當然,會收取服務費。

得寶家族仍然擁有全體美國企業,股票交易只是改變了股權的分佈。

該家族的財富,原本是跟隨企業盈餘成長,但在服務者協助下,家族必須支付股票交易佣金,因此,每年的財富增幅,就會被這些佣金吃掉一部分。得寶人之間的交易越頻繁,服務者得到的佣金越多,家族所得就越少。

(關於佣金,還可參考綠角的這篇文章:佣金的正確認識)

這群服務者,其實就是經紀商,他們深明此中道理:交易是他們的好朋友,他們想盡辦法鼓勵人們交易。

專業投資經理人

一段時間之後,得寶家族多數成員意識到,這種「打敗兄弟」的遊戲,並沒有為他們帶來多少好處。此時,另一群服務者出現了,他們向每一位得寶人解釋:單憑閣下一己之力,是不可能打敗其他家族成員的。

他們建議的辦法是「請一位經理人吧。沒錯,就是我們。讓我們為您提供專業的投資服務。」

這群經理人,也是透過經紀商執行交易,他們甚至可能更積極地買賣,好讓經紀商多賺一些。

整體而言,更大份的財富流向了這兩群服務者。

得寶家族因此更加失望。每一位得寶人都聘請了「專業人士」,但家族整體所得不增反減,該怎麼辦呢?當然是尋求更多專業服務囉。

機構顧問

財務策略師與機構顧問的任務,是幫助得寶家族成員挑選投資經理人。

到此地步,得寶人已相信:自己不但沒有能力正確選股,也不知道如何正確選擇投資經理人。那麼,為什麼他們會認為自己能選對顧問呢?

得寶人沒想到這問題,而投資顧問當然也不會提醒他們。

超級服務者

得寶人如今要養三群收費昂貴的服務者,家族所得進一步萎縮。就在希望看似幻滅之際, 第四群服務者(讓我們稱為「超級服務者」吧 )出現了。

這群親切的專業人士向得寶人解釋,他們的所得不理想,是因為既有的服務者---經紀商、經理人與顧問---缺乏激勵誘因,因此根本無心服務。

超級服務者提出一個簡單得驚人的解決方案:「多付一些錢,讓我們來操盤。」

這些超級服務者堅稱,得寶人除了支付昂貴的「固定管理費」外,再將交易獲利分一大部分給他們,就必定能在投資上打敗其他得寶人。

比較機警的得寶人發現,部分超級服務者,不過就是穿上新制服的投資經理人,大衣上繡著「對沖基金」或「私募基金」,這種很炫的名稱。

但這些超級服務者,鼓起三寸不爛之舌,令得寶人相信,這種換裝行為很重要,就像溫文爾雅的克拉克‧肯特(Clark Kent),只要穿上他的超人制服,馬上就有了神奇的力量。

然後得寶人就安心了,決定掏錢聘用這群超級服務者。

小結

這就是我們當前的處境:本來股東只要安坐搖椅上,企業盈餘就能全數進口袋。如今這些盈餘,有好大一部分流向了陣容鼎盛的「服務者」。

對股票投資人代價最高昂的,是近年像流感般流行的「投資分紅方案」:賺錢時,經理人分走一大部分;虧錢時,投資人自行承擔全部損失,同時支付昂貴的固定費用

事實上,今天得寶家族承擔的各種摩擦成本,有可能高達美國企業盈餘的20%。也就是說,向一層層的「服務者」付費,使得美國股市投資人的整體投資報酬,只有他們安坐搖椅、不理會任何人時的80%

牛頓未發現的第四運動定律

巴菲特說艾薩克‧牛頓爵士發現三大運動定律,真的是天才之作。但他的天才不包括投資。

牛頓在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中損失慘重,事後解釋道:「我能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但無法預料人類的瘋狂。」

如果不是因為這次投資慘敗的創傷,牛頓大有可能發現第四運動定律:對整體投資人來說,動作越多,投資報酬越低。

以上摘要自P.228~232

個人心得:

就像《伊索寓言》一樣,巴菲特的這個小故事,給我們很多的啟示。

將來如果遇到有人,鼓吹你頻繁的買進、賣出股票或基金;或者宣稱能幫你操盤、獲得更好的績效時,請把巴菲特這篇「打敗兄弟遊戲」拿出來複習一下,想想看:說出這樣言論的人,屬於上述四類服務者的哪一種呢?

這個人如果不是金融業人士,就是被金融業「洗腦」成功的無知羔羊:自己都被宰了,還在幫剝削者說話。

認清真相,你可以把更多的投資報酬,留在你自己的皮夾,而不是讓它跑到「服務者」的口袋。

(本文完)

免責聲明:
作者與博客來網路書店、財信出版、時報出版、綠角財經筆記,均無任何利益往來

此篇文章,是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已儘可能精確完整,但作者不保證資料之正確性。如有疏誤歡迎來信留言指正。

▲上述內容僅係個人看法,不應被視為基金或ETF之招攬,亦非獲利保證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使用指數化投資股票,應自行對後續損益負責。

▲本部落格所有資料均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分享,但請務必註明來源出處『效率理財王』,並附上本文網址。

相關文章:


本文對您有幫助嗎?請幫忙1.「讚」2.「分享」FB
(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效率理財王』,並附上本文網址。)
3.想看最新文章?右邊訂閱欄位輸入E-mail,會自動收到哦
*不想漏接資訊,請在FB的「讚」旁邊按「搶先看、接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