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橫跨太平洋兩岸,台灣與美國兩地的「保盛豐」連動債老鼠會騙局。
保盛豐,「死亡險保單貼現」發跡
彭日成,1966年出生。2002年,與人合夥於美國加州成立「保盛豐集團」(Private Equity Management Group,PEMG,也有稱PEM)。
保盛豐集團,早期的主要業務是,死亡險保單貼現:以折扣價收購老年人的壽險保單,待投保人死亡後,收取那張保單的壽險理賠金。
比如說,保盛豐花九十萬,跟一位八十歲老人買下保額一百萬的保單,老人馬上可以拿到九十萬花用。
如果兩年後,老人往生了,保盛豐可以拿到保險公司的一百萬理賠。年化報酬率5.41%。
(年化報酬率計算方式:使用EXCEL,輸入「=(100/90)^(1/2)-1」,再按「Enter」)
但是,如果上述的例子,老人四年之後才往生,年化報酬率就會變成2.67%。
(年化報酬率計算方式:EXCEL輸入「=(100/90)^(1/4)-1」)
這種死亡保單貼現的最大風險,就是「人愈活愈長」。保單的被保險人沒死,不能拿到理賠金。
後來,保盛豐打著「保本保息,六%至八%保證利率」的名號,在台灣銷售連動債,強力吸金,時間長達五年。華南金控、永豐金控、新竹商銀、安泰銀、萬泰銀、台中商銀都是客戶。
好友爆料揭穿騙術
彭日成的前麻吉、PEMG前主席阿布巴卡爾(Nasar Aboubakare),2009年向《華爾街日報》爆料,彭在2007年親口對他說,公司經手的,其實是「龐氏騙局」(Ponzi scheme,台灣俗稱老鼠會)。
阿布巴卡爾表示,因為現代人普遍長壽,保單貼現的回報不如預期,為支付台灣投資人的超高利息,PEMG就以新基金集資,靠拆東牆補西牆,騙局就此展開。
2009年4月,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指控彭日成,涉嫌利用「龐氏騙局」進行跨國詐欺和洗錢,並以浮報薪資、佣金及貸款等方式,從PEMG盜取8.23億美元(依見報時匯率,約268億元台幣)。
依據台美兩地媒體報導,台灣至少有1.6萬人受害。
有錢大家賺?有銀行沒查核,只因「同業有賣」就跟進
台灣民眾並非直接跟保盛豐購買連動債產品,是透過銀行。
華南金控、永豐金控及新竹商銀,是國內第一批銷售PEMG商品的機構,加起來的銷售金額高達新台幣兩百零六億元。
其中,銷售金額最龐大的,是華南金控(簡稱華南金),有八十五億元。
騙局爆發後,華南金積極向客戶買回商品,賠付給客戶,甚至願意賣掉大樓。金融圈盛傳,華南金的客戶群有不少立法委員,甚至有一位名列五院院長,因此它們是所有銀行中,買回行動最有效率的。
另外,安泰銀、萬泰銀、台中商銀,屬於國內第二批銷售PEMG商品的銀行,銷售金額合計約新台幣五十億元。
其中,「安泰銀」只因為「華南金有銷售」這項商品,沒有盡到詳盡的查核工作,就跟著販售給客戶。
這根本不符合正常程序,銀行在法律上站不住腳,所以最後安泰銀決定全賠,買回一千多位投資人手上的PEMG商品,認賠了事。
一位「萬泰銀」高層也坦承,當初萬泰銀會銷售PEMG商品,就是因為華南金也賣才跟進。
主角沒沒無聞,憑豪華排場騙倒客戶
2002年就與彭日成見過面、受客戶委託向PEMG求償的律師邱彰說,「我跟我的客戶說,彭日成是個大騙子,但我的客戶說,彭日成比你還有錢啊!」
「他為什麼能騙倒這麼多人?因為他來台灣就住總統套房、開大禮車,出入有三、五個保鑣,跟客戶說帶你到杜拜去玩。」
憑著豪華排場,化解投資人疑慮。再以高報酬率,切中人性的貪婪面。這兩者是彭日成能獲得投資人信任的重要原因。
彭日成詐欺事件簿
2002年,彭日成與人合夥於加州成立「保盛豐集團」,他擔任執行長。公司主要業務是以折扣價收購老年人的保單,在投保者死亡後,收取保單的理賠金。
2004年,保盛豐透過台灣數家銀行籌得數億美元資金,提供高於市場息率的票據,銀行可將票據轉售散戶。受理銀行包括華南金控、永豐金控、新竹商銀、安泰銀、萬泰銀、台中商銀等。
2007年,死亡保單貼現基金獲利不理想,保盛豐集團利用新基金的資金,償還表現不理想的基金,龐氏騙局由此開始。
2009年4月,保盛豐前主席阿布巴卡爾向《華爾街日報》爆料,保盛豐集團願付阿布巴卡爾50萬美元封口費,遭他拒絕。《華爾街日報》揭發此事。
美國證券交易所懷疑彭涉嫌詐欺,凍結其資產;隨後被聯邦調查局逮捕。
2009年9月12日,彭在美國洛杉磯猝逝,享年42歲。
資料來源:美國《華爾街日報》、美聯社
小結
老套,但永遠有效。看看那些財力雄厚的銀行、金控都上當,就可以證明。
3.此外,在業務銷售單位,主管常對基層員工的訓話是,「這商品,你不賣,別家也會賣。客戶沒跟你買,也會跑去跟別家買。」
「與其讓客戶去別家買、讓別家賺到佣金,不如讓客戶留在我們家、佣金留在我們這邊。」
從保盛豐連動債老鼠會騙局,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銀行就是這樣盲從,某同業販售這商品,然後其他銀行就跟著賣,最後導致客戶受騙,銀行股東賠錢了事。
人家賣,你也跟著賣。然後,人家公司賠錢,你也跟著賠錢。
很好笑的情況,不是嗎?
(未完待續)
▲免責聲明:
▲此篇文章,是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已儘可能精確完整,但作者不保證資料之正確性。如有疏誤歡迎來信留言指正。
▲本部落格所有資料均為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分享,但請務必註明來源出處『效率理財王』,並附上本文網址。
相關文章:
《本文對您有幫助嗎?請幫忙1.給「讚」,2.「分享」到FB。》
(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效率理財王』,並附上本文網址。)
《3.想看最新文章?右邊訂閱欄位輸入E-mail,會自動收到哦》
*不想漏接資訊,請在FB的「讚」旁邊按「接收通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